《恒力报》微报纸二维码


匠心育新苗 共筑技能梦

在恒力石化(大连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检维修车间内,总能看到一对忙碌的身影—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王树和手持工具精准示范,新入职的徒弟张鹏紧随其后认真记录,勾画出公司“传帮带”的生动范本。
去年初,刚入职的张鹏成为设备检维修部门的一员,为帮助他快速成长,部门安排了“技术大拿”王树和担任其导师,拥有8年设备维保经验的王师傅,曾多次带队攻克生产线重大故障,是车间公认的“疑难杂症克星”。面对初出茅庐的徒弟,王树和量身定制了“理论+实操”的阶梯式培养计划:从设备图纸解析、安全规范起步,逐步深入故障诊断、应急维修等核心技能,并穿插典型案例剖析。
“王师傅的现场教学,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。”张鹏回忆,一次生产线突发设备故障,王师傅并未直接上手解决,而是引导他通过听声辨位、数据比对锁定问题根源,最终协同完成轴承更换。张鹏说:“这种实战教学让我对‘检维修逻辑’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为巩固学习成果,他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预习当日任务,下班后整理笔记,复盘难点,这一年下来,他写了三本厚厚的工作日志。
王师傅提到徒弟的进步,十分欣慰:“小张肯钻研、能吃苦,现在已能独立完成循环泵组检修等常规任务,上周还细心发现了液压系统的一处隐蔽漏点。”让王师傅更触动的是,张鹏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字化运维系统,尝试将传统经验与智能监测技术结合,为车间提效开拓了新思路,在“老带新、新促老”的良性互动中,公司技术传承链条正迸发蓬勃活力。
如今,王树和的工具箱里多了一本徒弟整理的《常见故障速查手册》,而张鹏每天戴着写有师傅“心细如发,手稳如山”赠言的安全帽,两人一起穿梭忙碌于设备之间,用传承和实干,描绘出工匠精神代际传承的最佳注解。
文/陈攀(恒力新材料)
图为王树和(右)正在现场教学听音棒的使用技巧。(恒力集团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