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恒力报》微报纸二维码


苦干实干交出满意“答卷”

杨易坤是一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,他凡事冲锋在前,吃苦在先,磨砺面前撑得住,关键时刻顶得上,工作中啃下的都是“硬骨头”,攻克的都是“硬堡垒”,用实干实绩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。
来恒力之前,杨易坤就曾听闻恒力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行业奇迹,恒力速度和恒力效率令他印象深刻、叹为观止。入职恒力后,他有个“小梦想”,那就是自己参与的项目也能创造行业记录。
去年年初,为提高恒力重工装备制造车间的生产水平,杨易坤从恒力石化调到恒力重工装备制造车间。带着如何提升速度、提高效率的考卷而来,杨易坤的眼神从容坚定,胸前党徽熠熠生辉,他用行动践行初心,把使命担在肩上,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困难而艰巨的生产任务。
去年7月,恒力重工装备制造车间接到任务,要为恒力炼化MTBE装置生产30台大型设备,其中包括3台反应器、8台塔器、19台储备容器,总重量1227.1吨。设备内件多、尺寸长,交期紧,同行业、同规格产品从钢材到货到产品发货,一般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。杨易坤和团队成员不信邪,硬是把材料到厂至首台产品完成生产发货的时间缩短至31天,全部生产任务完成也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,两项时间均创下了行业最快纪录,保障MTBE装置如期投产的同时,还为设备安装调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如何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提升速度,提高效率,杨易坤心里有自己的“小九九”,他和团队成员为每台设备编制了“24小时生产计划”,提前做好施工前人员、设备和材料等相关资源的准备工作。精心编排24小时下料班组、24小时卷板班组,制作时间精确到分,设备运输24小时待命,生产保障24小时值班……保证生产不断档、不停步。
面对施工单位人员不足的情况,杨易坤立即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分工帮扶,协助完成设备打压试验和安装螺栓等基础性工作,有效保证了生产进度。时间紧,任务重,杨易坤就在会议室临时组了一张床,带来了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,做好了以厂为家,打持久战的准备。2个月的时间里,杨易坤吃住都在车间,困了,就在临时休息处眯一会儿;饿了,盒饭和泡面成了家常便饭;乏了,就赶紧到临时淋浴间冲个澡,抖擞精神,同事们笑称,他是装备制造的“守更人”。
杨易坤内心的执念源自他胸前金色的党徽,源自他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他从心底愿意做这样的“守更人”!文/王军(恒力重工)图为杨易坤在现场测量核查。(恒力集团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)